在全球金融科技浪潮中,香港于今年 5 月迎来了稳定币领域的重大变革 —— 特区立法会三读通过《稳定币条例草案》,并于 5 月 30 日刊宪正式将其立法,这一举措标志着香港在稳定币监管与交易推进上迈出了关键一步。
《稳定币条例》将于 8 月 1 日正式生效,届时全球首个针对法币稳定币的全面监管框架将落地实施。条例规定,任何人在香港发行法定货币稳定币或港元稳定币的业务、向香港公众推广其法定货币稳定币发行等活动时,均须获取牌照。这一规定旨在规范稳定币市场,防范潜在金融风险,为投资者提供更安全的交易环境。
稳定币作为一种旨在与某些资产(通常是货币)维持相对稳定价值的虚拟资产,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迅速。截至 2025 年 5 月 3 日,全球稳定币的发行规模已超过 2400 亿美元,其在跨境支付、去中心化金融(DeFi)等领域展现出巨大应用潜力。香港此次立法,正是看到了稳定币演变为支付手段的潜质,期望在合规框架下推动金融创新,巩固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。
从参与主体来看,多家机构已积极布局。早在 2024 年 7 月,香港金管局公布的首批 “稳定币沙盒” 参与者中,京东币链科技便在列,目前其正积极与香港金管局及其他区域的监管部门密切沟通合作,推动京东稳定币业务在全球合规展业。此外,蚂蚁集团副总裁边卓群在 6 月 12 日表示,蚂蚁数科已启动申请香港稳定币牌照,并与监管进行过多轮沟通。渣打香港、安拟集团及香港电讯也在携手筹备成立合资公司,期望在新监管制度下向香港金管局申请牌照,发行与港元挂钩的稳定币。
在监管方面,香港采取了审慎收紧的策略。香港金管局建立法定稳定币牌照制度,将稳定币定位为 “虚拟银行替代品”,严格遵循传统金融监管框架。在牌照申请上,对发行人的储备资产管理、赎回保障、资本充足率、风险管理等方面都提出了严格要求,确保发行人具备稳健的运营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。例如,持牌发行人须确保储备资产由优质、高流动性资产组成,且在任何时候都与流通的法币稳定币面额相等,稳定币持有人有权向发行人按合理时间按面额赎回稳定币。
香港计划 5 月提交稳定币交易相关条例并即将实施,是其在金融创新与风险防控之间寻求平衡的积极尝试。随着 8 月 1 日的临近,获得牌照的稳定币交易将在香港正式开启,这不仅为香港本地的金融市场注入新活力,也可能为全球稳定币市场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范例,在跨境支付、金融科技应用等方面带来新的机遇与变革 。
从新手到专家,我们提供全面的加密货币知识和交易策略,帮助你在加密世界中不断成长。